一位年满72岁的退休老人,本可以在家安享晚年,但他仍心系家乡发展,尤其在传承历史文化方面不遗余力、发挥余热。他,就是桐梓镇居民——刘胜福。
记者见到刘胜福时,他正拿着本子和笔走村串户,收集整理桐梓镇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2019年,他通过与知情者座谈、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跋山涉水、顶烈日冒酷暑、起早贪黑,收集相关资料。
谈及当初收集红色文化的初衷,刘胜福这样告诉记者“退休了也应该为家乡做点事。因为我生在桐梓,长在桐梓,是桐梓的父老乡亲养育了我,我应该为桐梓红色文化的传承出一份力。”
通过四个月的努力,刘胜福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地下党从1949年5月至6月间转移到桐梓之后的活动情况、主要的历史事件及五烈士牺牲的过程,为桐梓大众文化广场修建提供了翔实的内容,塑在了八根灯柱和文化墙上,让人们回顾历史,知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桐梓广场建在这个地方,这些事迹写得非常清楚。我们经常到这个地方来看,了解了他们以前这些革命烈士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我们能有现在的生活,都得感激老一代的革命烈士,是他们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换来的。”桐梓镇居民周朝顺说。
当地干部辜松也颇有感慨地说,“大众广场文化墙修建好以后,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桐梓的红色历史文化和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干部,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桐梓镇,刘胜福还是有名的调解员,他热心服务群众,调解邻里纠纷、化解家庭矛盾,为辖区居民提供“零距离”调解服务。
“虽然我退休了,但是自己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积累了一些经验。退休后我有时间来调解民事纠纷,促进一方和谐稳定。”刘胜福说。
就是这样一位退休老人,在退休的20年里,他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热忱为乡亲服务,传承红色文化,调解邻里纠纷、热心公益事业,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谈到自己所做的事,刘胜福满怀信心地说,“我是一名中共党员,对桐梓红色文化的传承,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我有责任继续地做好传承工作。对于调解民事纠纷,我也有基础、有义务促进邻里和谐、一方稳定。只要我做得动,我就会一直做下去。”(李薇薇 吴春花)